河南作家李佩甫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捧回大奖,实现了河南本土作家在茅盾文学奖上的重大突破。
《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
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从“我”的视点出发,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个典型的人物身上,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到中原大地上五十年来生长着的苦难和血泪,这是展示,是审视,是推敲,也是追问。
《生命册》约38万字,采用放射性结构方式,从一风、一尘、一树、一花写起,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五十年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它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产生裂变过程。在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生命册》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在作家李佩甫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作者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书中,既有对20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而横亘在所有叙事之下的,则是古老乡村沿袭而来的民间故事和传奇。
李佩甫 作家、诗人。1953年生,河南许昌人。毕业于河南电视大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金屋》《城市白皮书》《羊的门》《城的灯》《李氏家族》《生命册》等,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李佩甫文集》四卷等,电视剧《颖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申凤梅》等,电影《挺立潮头》等。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等称号。曾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奖、《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奖、《中华文学选刊》首届文学奖、全国“金盾文学奖”、“全国十佳小说奖”、河南省“十大文艺成果奖”、“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