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华
曹靖华,又名曹联亚,1897年8月生于卢氏县五里川,从小便跟着父亲曹植甫读书。曹植甫才富学赡,在故乡山区当一名小学教师。 “五四”运动爆发时,曹靖华正在开封读书,他发起并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青年学会”。担任主笔。发表的《我的个人革命观》,文笔犀利,鞭辟入里,颇得时人赞许。1920年中学毕业到安徽当小学教师。后派往苏联学习。1922年学成归国,开始发表短文。 1925年夏,他与韦素园等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自筹经费出版书籍,得到了鲁迅的支持与帮助。1933年翻译了俄国文学名著《铁流》。1939年,他参加了中苏文化协会及文艺界抗敌协会,专门负责向中国读者介绍苏联文学。解放前夕,一度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直至病逝。他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世界文学》主编等。1956年3月,曹靖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1923年他翻译了契可夫的作品《三姐妹》由鲁迅先生捐款千元,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曹靖华译作甚多,主要有契可夫的《三姐妹》、《蠢货》、《烟货》,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卡达耶夫斯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肖洛霍夫的《死敌》,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 曹靖华不仅是翻译家,而且也是著名的散文学家。他写的散文都收在《花》、《春城飞花》、《飞花集》中。这些文章笔触细腻,意味隽永,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的一些名篇如《花》、《小米的回忆》等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脍炙人口,广泛传颂。1987年他溘然长逝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