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三兄弟: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
2018/11/29 14:54:51丨责任编辑:后台管理员丨浏览:(3080)
耿氏三兄弟: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
耿占春耿占春: 黄河的原型是一个女人(三兄弟的姥姥),从童年到少女,成为母亲又成为祖母,最后她超越死亡,达到自由和永恒的境界。她虽然历经苦难,却仍然坚韧勇敢。 耿占春老师直到《黄河传》出版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黄河这个主题太宏大,她的故事几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黄河还包括整个流域里的各种族群、文明,非常复杂。本来觉得这是个单凭个人非常难以驾驭的题材,但是读完《黄河传》,他认为耿占坤老师的雄心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今时代的写作非常个人化、日常生活化,是在日常有限经验领域里的表达和书写。所以面对宏大叙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不过对于黄河这样的对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方式,也很难描述出它的精髓。 
《黄河传》的结构非常用心,因为他不是一个单纯的表象描写,而是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来表达黄河在不同流域的阶段。而这种对黄河拟人化的表达又是非常扎实地建立在我们对前辈(很多人的姥姥奶奶)的共同记忆上。他们都像黄河一样忍辱负重,抚育了一代代的子孙。 黄河的书写不是一个单向的描述,通过老祖母的一生,和黄河的不同地域、地域上的不同阶段,以及民族思想中的象征元素,自然与文化做了一种相互的投射。这样既描述了黄河,也描述了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不同种群、不同王朝中的生存和消失。 刚才于同云老师提到了,黄河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生存的摇篮、是我们的目的,当然还是我们的战场和其他的场所。 
主持人冻凤秋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发现作者不仅使用了很多种写法,还调动了人文地理的知识,时代的描述,以及不同区域的风俗、民谣。 有一种群体经验和个人经验,我个人也能从中读出很多家庭经验和传记形的经验。当时家庭留居在青海,在青海湖的西部居住,耿占坤老师就出生在那里。这种传记性的经验在他写黄河(象征性符号:姥姥、黄河流域的种群、思想元素的广泛对应中高度重合)和我(占春老师)个人化的写作完全不一样,在耿占坤老师的写作中,他把传记性的经验变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达。 当代很多作家专注于个人的感知表达,但是宏大的表达还是要和民族的集体象征结合起来。当代能做到完美融合的作家并不多。 文化的一大意义就是把经验转化为象征符号的表达,不管有没有宗教原因在里面,早先的文化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可是我们今天的经验和经验的书写都非常个人化,所以它很难提供共通的感受。能够沟通不同群体的写作越来越少,能够相互分享经验的作品也越来越少。 但是这部书里,我们能看到黄河的上游,它不仅写了黄河中下游各个王朝的历史,它也写了上游吐蕃等人群,我们能看到,黄河不只是一条河,黄河的历史也不是单线的,他是被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羊皮纸上的字是可以擦掉的,却会擦不干净,后续的书写和之前文献的痕迹夹杂在一起,这样的形式和黄河的历史变迁非常相似。这些都是《黄河传》想要表现的意图。 耿占坤老师长期生活在藏区,对当地的风土民俗十分了解,之前在写《青海湖传》的时候,耿占坤老师很从容。没想到后来他的雄心扩展到了黄河,在这个时代,这本是一件只供期待的事。 耿占坤谈《黄河传》的创作起源

耿占坤 古人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有三十多年没回家了,但也并不希望归来仍是少年。毕竟,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无论是人还是黄河,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时代。与人类一起经历了五百年的变迁,为她写作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是偶然也是必然,两千年前后,我读到了几页《尼罗河颂》,上面有几句话:“死人起来,向着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伸展双臂,拥抱它”。我非常震撼于这样的句子。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东方文明就是黄河孕育的。 我出生于柴达木盆地,之后全家搬到漯河,大学毕业之后,我又回到青海湖,一直沿着黄河生活。说来奇怪,每次路过黄河,我就感到激动无比,仿佛身体里流动的就是黄河水。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想写一部关于黄河的作品。 他很感激这条河的养育,无论是在源头,还是在中原。耿老师一直在观察黄河,他曾在内蒙古荒无人烟的地方观察黄河,这条河既有令人感动之处,也有令人痛苦之处。装满了煤炭的卡车从公路旁开过,煤灰飘落在黄河上,水是煤灰色的。生活在这样一片黄土地上,为黄河写作,算是他的一桩心愿。 写作《黄河传》前后的改变 耿占坤: 我为黄河做传,黄河也改变了我。这几年,明显感觉自己成熟很多,我们对文化什么态度,它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馈你。我对自然和文化抱有更多的敬畏。 黄河有三种生命体:自然的、文化的、具有生命体的黄河。其实人也是有这三种形态。对于生命,如果你无愧于它,你会走得更轻松,也会生活得更充实。

耿晓谕 耿晓谕: 耿占坤老师之前写的作品都写了一直以来在青海生活的经验,写出这样的长篇作品也并没有特别令我惊讶。在默读诗作时,总觉得不进行,而朗诵出来就能有全新的感受。在许多诗作中,都把黄河、大地比喻成母体的形象,这其中寄托了对宗教。信仰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