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淅川丹江金秋诗会诗歌征文大赛揭晓
2018/9/17 11:50:25丨责任编辑:后台管理员丨浏览:(1708)
诗歌是什么? 诗歌被誉为语言皇冠上的明珠,她以凤凰涅槃般的执着谱写时代的精神风貌,她以或华丽、或优美、或深邃的翅膀引领我们的思想。因为诗歌,诗人们被誉为时代精神的舞蹈者。因为诗人伟大的情怀和赤诚,他们的吟诵和诗篇,给他们热爱的时代留下靓丽的色彩。 淅川有着丰厚的诗歌土壤,淅川籍台湾诗人周梦蝶更是当代华语诗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历史上,淅川是屈原创作楚辞《国殇》凭吊之地,2300多年前诗人淅川登临岵山而高歌那个时代的精神,从此撞响了诗意淅川的黄钟大吕,成就了淅川灿烂的诗歌文化。淅川县地处秦岭,位于南阳盆地边陲,依山傍水,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以丹江为元素的丹淅文化,无疑是淅川文化形成的中心因素。新时代的淅川大地,在大坝建设、渠首建设、移民搬迁和南水北调中,体现出淅川人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构筑了淅川人独特的精神特质,形成了淅川人特有的文化内涵。 此次征文是淅川民间诗歌组织发起的,得到了淅川文友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淅川地方各界的关注。征文启事发出后,收到了全国各地诗歌爱好者的创作的作品,由此看出这是一次诗人情怀的绽放,是一次诗歌地域创作的汇集。我们非常高兴有这么多诗人踊跃投稿,他们可谓当之无愧的“精神工匠”,尽管这些“精神工匠”比不上腰缠万贯的大咖商人,但他们忠于内心,热爱捕捉内心的灵感。大多参赛作品,能够反映淅川山水面貌和人文内涵,紧扣主题,意境优美,意象新颖,诗意盎然,展现出个人优异创作实力。但也有参赛作品主题不突出,近体诗存在音韵平仄问题,缺乏时代气息,有着各种不足。只有真挚的感情,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对于每一位参赛作者,淅川县诗词学会都将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的参与,你们永远是淅川尊贵的朋友!优秀的作品通过公众号予以展示。 参赛作品,经过整理,严格把关挑选,然后交由河南省诗歌学会组成的评审团,投票评选奖项,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1名 尹江水《丹江行吟(七首)》(河南) 二等奖 3名 国游子《丹江湖碧波(三首)》(河南) 邢健民《水魂(组诗)》(河南) 周振伟《渠首吟(诗词)》(河南)) 三等奖7名 张海霞《一路行,一路书(组诗)》(河南 谭 滢《我推开一切阻碍,起身膜拜》(河南) 水 兵《对丹江的向往》(河南) 王华俊《故乡纪行》(湖北) 王 伟《渠首人民之歌(三首)》(河南) 墨凝香《踏莎行.丹江大观苑(三首)》(河南) 孙华峰《移民丰碑》(河南) 优秀奖10名 许明军(河南)、李同振(河北)、 邓书静(河南)、樊德林(河南)、 王 敏(河南)、李 帆(河南)、 董玉红(山东)、鸽 子(云南)、 赵洪亮(河南)、薛延波(河南)。 河南省诗歌学会 淅川县作家协会 淅川县诗词学会 2018年09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