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艾青诗歌节在金华举办 -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凌晨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  讯
更多>>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1月18~19日在郑州隆重召开详情>>
    
欢迎订阅《河南诗人》诗刊 11-30
刘震云当选河南省文联主席 11-21
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 11-20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 11-7
“首届国际青春诗会——.. 10-22
马龙闪散文集《黑白杂俎.. 10-22
邢建设诗集《淡菊如烟》.. 10-22
陈讲一主编《古典听风杯.. 10-22
 
        诗 广 告
更多>>

 
         诗 讯

第二届艾青诗歌节在金华举办

0

2018/6/2 19:01:22丨责任编辑:后台管理员丨浏览:(1593)


    5月27日,第二届中国(金华)艾青诗歌节在艾青故里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开幕。诗歌节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河南诗人》编委谢冕,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丹军,金东区委书记程天云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金华市金东区区长陈峰齐主持。

 

    林丹军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畈田蒋村是艾青先生的家乡,这里有先生儿时的记忆,是他成长过程中对人民大众的同情之心、对祖国故乡的热爱之情的萌发地。举办第二届中国(金华)艾青诗歌节,并开工建设艾青诗歌公园,是家乡人民对艾青先生的无限追思,也是我们立足当前,踏着先辈足迹,继续努力奋斗,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具体举措。

 

    程天云介绍说,为纪念艾青,金华市金东区修建了艾青纪念馆、艾青公园,修缮了艾青故居,命名了艾青中学、艾青路,就是要让艾青诗歌和艾青精神永远传承。

 

    黄怒波在致辞中说,中国的诗人们应该感谢畈田蒋村的乡亲们,感谢他们在双尖山下、松树林前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相聚在艾青故里,不仅是向伟大的诗人艾青致敬,更是要反思和讨论新时代的诗歌美学究竟该往哪里走,要回归到哪个位置,在纪念新诗百年之际,思考诗歌为谁而写,诗歌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美学标准。

 

    开幕式结束后,诗歌节举办了“艾青诗歌公园奠基仪式”、“艾青诗歌音乐会”、“金华文旅产业论坛”和“大堰河论诗”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强调“节庆仪式”与诗歌研究的结合,拓展诗歌节内涵,提供诗歌研究与对话的空间。

 

    在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艾青诗歌的“散文美”、“意象的开放性”、“诗歌语调与节奏”等话题展开研讨。孙绍振谈到,百年新诗仍面临很多争议,需用史学的方法去解决,艾青是中国新诗第二个十年中出现的代表性诗人,他的产生不只是个人的天才,也是时代的产物,他的出现,是中国新诗去除旧辞调、打破古典诗歌语言封闭性的标志。骆寒超、吴思敬、杨牧等都谈到艾青诗歌中所包含的现代汉语的“语调与节奏”,这种内在的节奏、自由的节奏,不是诗人个体的修辞,而是大自然内含的节奏,包含着强烈的自由精神,而今天的“口语诗”采用了很多口语词汇,但是恰恰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语调”与“节奏”。王光明认为,“世界包含中国,世界让我们发现自身,发现自己语言的特点。”在今天重新谈论艾青,要深入思考什么是新、什么是现代性,对一个诗人的创作不能只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内部进行评价,而应该有广阔的世界语境。与会专家认为,艾青的艺术积淀、思想构成、文化视野、诗歌影响,真正呈现了一位“世界诗人”的境界。

 

    诗人于坚在主题演讲中谈到,当人们一直在追问新诗还有没有生命力的时候,在艾青故里,我们看到艾青的诗被写在乡村的大地上、墙壁上、门楣上,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他认为,在媒介、图像如此发达的时代,文学的部分功能被取代,而文学的核心——“诗”,将是文学对新媒体时代最后的抵抗。他认为,我们轻视了中国诗人的使命、中国诗歌的作用,汉语文字、汉语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招魂”的语言,是中国人与上天的沟通,而从来不是个体抒情的修辞,这是汉语与欧美诗歌的巨大差别。他提出,中国新诗在开始的时候,在郭沫若等诗人那里,仍有一种“招魂”气质,但是比较粗糙,这种气质到30年代有些凋落,直到艾青的出现,使新诗达到了一个高峰,他恢复了诗歌的“兴观群怨”中“群”的作用,他重新回到语言的本身。“艾青不写令人费解的东西,他退到语言的背后,他相信语言自己的力量。”于坚认为,今天,汉语诗歌如果离开了它最初的功能,必将边缘化。

 

    和以往诗歌活动不同的是,主办方特意邀请了高岩(最后的卫道者)、李云龙、罗煜(阿越)、冯振(冯和尚)、魏忠山(冷海隐士)、刘福强(意念春光)、黄志强(千幻冰云)、严新(妖孽)等知名网络作家与诗人对谈,研讨科技给汉语写作带来的改变,探索新媒体时代汉语写作的难题与空间,更希望能打破“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之间的认知壁垒,在实际的接触和深入的交流中共同探索汉语写作的未来。

 

    在对谈中,诗人孙晓娅、蓝蓝都表现出对网络文学强烈的兴趣,她们自己也曾连夜追看网文,认为很多网络作家的写作功力超出预期,叙事特别吸引人,这其中的“奥秘”值得研究。诗人臧棣作为一名早期的博客写作者,对网络写作的“快感”深有体会。“我很矛盾。网络写作很好,也很可怕。”臧棣说,网络改变了写作和人的关系,网络让每个人的生命形态得以展现,但是也让人迷茫,网络写作中有一种“死亡快感”,快速激发你生命的快感,但这是非常危险的;而传统写作以缓慢的方式,让人获得一种生命意识。他提醒说,沉浸在网络写作中的生命个体应该自我警醒,让生命的表达更有力量。“说到网络化、网络诗歌,知识界总是难免排斥,但是从生命与个体的关联上,要支持它,尽管它存在很多陷阱和弊端。”臧棣说。

 

    网络作家阿越在网文界是个“异数”,他习惯作品经过反复修改、打磨之后再发布,甚至和传统作家一样,将十几万字的文稿推倒重来。他感到,用笔写作和用电脑写作是不同的,用电脑写作是发散的,一眼就能看到一整页的内容、能迅速看到前面的“剧情”;用笔写作会凝聚到一点去,遣词造句会更讲究。“我不分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我就是一个写作者,我不能给自己打标签。”他认为,发散的方式、“打字”的方式可能对小说更合适。

 

    曾凡华、刘玉琴、李彬、绿蒂、王家新、臧棣、赵振江、西渡、刘向东、唐晓渡、耿占春、田禾、田湘、柯平、徐芳、臧思佳等诗人、作家,天津诗歌节、上海诗歌节等8个城市的诗歌节代表,以及徐涛、李立宏、程志等艺术家参加了本届艾青诗歌节相关活动。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木汀称,第二届艾青诗歌节,致力于创新、细耕和解析新时代新文学使命,努力使诗歌节凸现地方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各地诗歌节举办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化。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秀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