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诗词曲的走向:不得已的滑落
之一
唐诗宋词元曲,家喻户晓。各代以之为时代名片,后人亦视之为祖传荣耀。然而,诗词曲之后,至于明代,虽余绪不绝,却盛况难再,何也?
之二
诗,词,曲,原是诗歌形式之一种。异代而各具名号,呈风骚于一时,这是真实。但是,真实的另一面却是——由诗到词再到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形式嬗变的多彩,而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前行却不得不滑落的轨迹。
之三
盛唐一代,诗作汪洋恣肆,其恢弘阔达之象,盖五千年中,不可复得。唐诗,以诗的正装登场,几乎演绎了诗歌所有的表情、姿态和风韵。诗歌,为何在这个时代,才能够且仅仅在这个时代能够以“诗”的正装,岸然而独秀呢?
之四
时代的巨树生成于时代内部。
有唐一代,兴盛衰落,起承转合,固是历史自身的逻辑步伐。但,贯串其中的那种包容并蓄、积极昂扬、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豪气、霸气、正气、阳气,该是“诗”得以壮丽辉煌的本因吧。
之五
宋代,词,成为一时之冠。
宋朝一代,已经不能有唐之盛。积弱至久,局促自保,文化品性开始内转。诗歌,一边承袭着前代“言志”、“缘情”的遗风,在北望神州的怒发冲冠中,空发浩叹;一方面有清醒着自己当下的处境,不甘不忍又不能不在细微和日常处打磨精细。词,作为“诗之馀”竟然跑到了“诗”之前。就单从词本身看,词,对于诗歌这个总的种属来讲,固然是杰出的贡献;若联系由唐而宋的过程来看,则无论如何,也不能不看出诗歌在“词”的错落有致、一唱三叹的盛装之下,掩盖着渐趋没落之先兆。
之六
当蒙古人的铁骑踏遍了几乎欧、非、亚三大洲大部分土地之后,登上中国的统治舞台,他们才真正开始了由“游牧”转入“停留”的阶段。异族与蛮夷,统治与被被统治,刀斧与头颅,注定了血污和禁锢。文化,在整合与禁锢中,在献媚与不屈中,在失声与隐忍中,向着民间和底层倾斜。“曲”,这仅仅名字就注满草根气息的体式,因文人的被动参与,因民间的普遍观瞻,因内容的众生性,竟也由寻常而超常,成为了诗词之后,一个时代的徽章。可是,民间的市井之风,草根的粗率之性,使得元曲,一直有着内容高于形式的欠缺和遗憾。
之七
元代之后,诗歌不绝,却再也难于称雄于一个时代了。
何以致之?
原因可能很多。
但是,诗歌,作为人类表现性灵、言志传情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原是赖于独有土壤才可以开花结果的。这土壤,就是“言志”的理所当然和无所顾忌,是可以书写的自由,可以言说的无忌,可以招摇的随性。没有禁锢,没有压制,没有倾向性选择。一旦自由,这个主体性元素被抽走、风干、坏死,诗歌,就不能不成为一种边缘化存在。
进而,那曾经的纵横捭阖、吞吐日月、包纳百川、雄视四海的气度和经纬山河、忧思天下、进退优裕的襟怀也难再的时候,诗歌,就只能成为一己的吟咏了。
之八
由是,闲人以为,由诗而词,由词而曲,表面的推陈出新、各领风骚,掩盖着内在的江河日下、品性蜕化啊。
若从总体上看,元之后,穿戴古诗词体式出场的诗歌要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传示代表,难乎其难矣。
不过,如果仅仅从体制的主导性角度来阐释诗歌的没落,就忽视了诗人主体性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当时代不能给予诗人足够舒展诗怀的空间的时候,也恰是诗人抖擞精神开拓新宇的机遇。从宋开始,延续至今,诗歌走过了一个沉滞的长路。
在岁月的长风中,捡拾片片诗词的叶子,我们无论怎样,也难以真是的触摸到那些曾经的巨树森林。
无限的怅惘中,我的疑问深深啊:
再次激昂放歌的可能,还会有吗吗?
时代,不能等待;诗人,却可自觉呵!
————安皋闲人(范恪劼)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