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如斯——读温青的《补丁》-王鸿斐-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凌晨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人简介
姓    名:  王鸿斐
性    别:  男
笔    名:  王鸿斐
发表作品:  44
赠送礼物:  赠 送
 
        诗人网刊
更多>>
第一百零六期
第一百零五期
第一百零四期
第一百零三期
第一百零二期
第一百零一期
第一百期
第九十九期
第九十八期
第九十七期
第九十六期
第九十五期
 
          新诗
 
         温暖如斯——读温青的《补丁》
             作者:王鸿斐 | 2016/12/18 21:13:54 | 浏览:720

0

                 温暖如斯

——读温青的《补丁》

 

      信阳诗人温青的组诗和长诗很多,得奖的也多是组诗和长诗。而一首不足20行的短诗《补丁》,却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90后”“00后”眼中,“补丁”这一概念已然模糊。生活中仅存的要么存在于照片中,要么已经作为时尚元素出现在现代服饰中。而“补丁”对于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们永远温暖如阳光。

    “无论是谁/都有补丁”。诗歌里的“补丁”不是普通概念的“补丁”,因为谁都有,无论你是谁。诗人开篇直入主题。“在心头的/在衣服上/都留下了密密的针脚”。如果我写这首诗,可能会把“在衣服上的”补丁放在前面,之后再写“在心头的”。而诗人先写“在心头的”,看似反常,实则是一种强调。他把那种可以看得见的衣服上的补丁直接意象化,直抵读者的眼底,而“密密的针脚”直击人心。

      诗人不给读者以喘息的机会,紧接着第二节首句“风中就会有针扎的凉”,让人心生冷意,禁不住想抱紧胳膊。诗人在这里不用“疼”而用“凉”,瞬间软化了闪亮的银针。“像一片雪花的棱角”,这一比喻非常绝妙。我喜欢这一比喻。诗人把针尖比作雪花的棱角,针是铁的质感,而雪花是柔软的,这种相似与对比让人脑海中浮现出母亲在烛光的映衬下飞针走线的画面。母亲的目光是专注的,是慈爱的。补丁虽然是艰苦生活的写照,也是母爱的真挚流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透过补丁,我们感觉更多的不是寒冷而是温暖。

    “一生都被淹没/始终无法抵达”。雪花最终会融化,雪花的棱角自然随之消融。“始终无法抵达”,与其表达的是诗人的一种无奈,不如说是诗人心里无法缝补的伤痛。衣服的破洞可以靠缝补,而心里的伤痛更多的是藏。

     于是诗人在诗歌的第三节突出了隐藏。“让那些残缺,堆成白色花”。伤口即残缺,“白色花”既是具象的,又是意象的,可以说是补丁的图案,也可以说是雪花的颜色。诗人在这里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白色花”甚至可以是蒲公英,是那种一吹即散的。“让那些柔软的温暖”这句诗让我几近泪崩。诗人的语言并不煽情,而且还非常直白。而正是看似随意的诗句,那种自然而然的质朴与厚重,触动了人心。“柔软的温暖”来自于所有爱我们的人,包括母亲,包括爱人,包括兄弟姐妹,包括亲戚朋友,甚至包括陌生人。“在线头和毛边里/隐藏一个世界”。诗歌的结尾平百却又充满意蕴。针线头和补丁的毛边彰显着爱,而爱有时需要隐瞒。一个人心里的伤口是不忍让亲人看见的。纵使亲人可以给我们安慰,可以为我们疗伤,而作为我们深爱的人,又怎舍让他们心生烦忧?所以一边享受亲人的爱,一边把伤痛隐藏起来,何尝不是另一种温暖呢?

 

附:

               补丁

                     ●温青

 

    无论是谁

    都有补丁,在心头的

    在衣服上的

    都留下了密密的针脚

 

    风中就会有针扎的凉

    像一片雪花的棱角

    一生都被淹没

    始终无法抵达

 

    让那些残缺,堆成白色花

    让那些柔软的温暖

    在线头和毛边里

    隐藏一个世界

上一篇  老家,有一堵墙

下一篇  白月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