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代-方之-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晚上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人简介
姓    名:  方之
性    别:  男
笔    名:  方之
发表作品:  267
赠送礼物:  赠 送
 
        诗人网刊
更多>>
第一百零六期
第一百零五期
第一百零四期
第一百零三期
第一百零二期
第一百零一期
第一百期
第九十九期
第九十八期
第九十七期
第九十六期
第九十五期
 
          散文诗
 
         战“疫”时代
             作者:方之 | 2020/2/5 22:23:12 | 浏览:641

0


    一个时代在历史中走来,就铭刻进历史中。一群人从历史中走过,生命历程便成为了一个时代。

    时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激战正酣。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我们能迅速知晓每天发生的变化。看着数字在一天天高升,像一把利剑时刻刺进每个人的神经,变化一次,就深扎一寸。目睹耳闻惊心动魄的桩桩事件和点点瞬间,从医务工作者们奋战一线,到演变为全面的人民战争,这里面的紧张、焦灼、宽慰和承担、命悬一线到力挽狂澜,让我们不能不对这场不但主宰我们生命,还深深影响我们命运的灾难有更多扎进灵肉的认识和考量。

    或许,这是我们在如火如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历史以另一面诠释着“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在自然科学和人文领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许多领域的领跑的位置上,我们改变着自己,革新着世界。面对开拓和成就,抑或是灾祸和磨难,是种种淬炼,也是种种考验:它们求证着力量,更是验明能否有承载的智慧和勇气。

    源远流长的民族成长史,于农耕文明里勃兴通达,中华骨血里深深渗透着黄土地的承载和担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大地默然,对勤劳和时间,不会有丝毫辜负。每一个份付出,因为知晓有黄土地中那一份担当,人们才有了足够的自信。

    一个颗种子的担当就有了一穗的成果;百穗之实就可以让一位农夫看到丰收在望;千千万稼穑之辛劳换得天下仓廪满溢。生之无忧,世之太平,这是土地和土地之生民的担当使然。

    社祭坛的牺牲总是最鲜活、最壮观,庙祠里的香火还依然浓烈缭绕不散,饱含了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的长久祈愿。天空不测的风云,带来的福祸总是那么多不确定的时间和数量,让人们在靠天的日子里对着这些不给予答案的土台石柱哀哀祈求。

    华夏民族向来带着土地的深情宁静,千年的汗水和泪水滴落脚下,无非是想各得些安康、和乐。我们劳作,我们祈求,似其他物种一样,无非是要换取些最简单朴素的生存资本。回过头来看这些如今已消失殆尽的灵台圣坛,逝去的年代里人们所进行的这种祈祷,何尝不是一种开展的自我救赎。但不可阻挡的破坏和灾害,不断在挑战着人们,却又垮不掉应有的担当。多少次干旱洪涝,淹了立命的田地不久又被复垦;多少次地震毁了安身的居所屡被重建;多少次疾病瘟疫流行夺走性命却抢不走不息的再生。

    历史在一年年的冷暖里形成,在一段段春夏秋冬的过度中把时代安放。面对冰冻的侵袭,万物以另外一种姿态来应对:水,换作坚硬的躯壳来固守内心;树木,用叶子护住根;而草芥,又在野火焚身中把根深埋,不屈地在等待春风吹起时,一朝复萌。

     没有所谓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所谓最坏的时代。那些与爱同行的人,能够把自己放进同行人之中,思想上患难与共,甚至生死相依,从而创造了时代,历史由此才记得。所以,只会有最好的当下活出的最好的个人。

上一篇  大爱战疫情

下一篇  立春雪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