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冯杰诗选(7首)

冯杰诗选(7首)
◎ 冯 杰
一窗晚雪
像月光的皮肤 老家的晚雪
如一片平坦的民间音乐
老家的雪也要比异乡的温暖
烤火的时候 才想
雪远远伸来的触角
那是怎样的想象啊
月光拂过晚雪的澹宁
像有一片深秋枫叶正摇摇飘落
一只红狐在雪窗剪纸里跳跃
溅起的碎雪 填满二十年后那道银河
多少年过去 一窗晚雪
同你的叮咛让手一一打开
仍会自每夜银河中倾然而下
当所有的晚雪都纷纷转身回家了 你可别忘
在雪窗前 为我燃一支最红的蜡烛
苏轼的衣裳
在苏轼墓前我穿着西装
衣冠楚楚 对文字敬重
苏子的衣裳不在
秋天的风烘托着意象
月光穿透异乡烧红的石头
时光如马 马披着单衣
苏轼的衣裳在里面
布扣子在里面
我只能披着苏轼语言做的衣裳
两行塑料扣子扣在外面
我没有苏轼里面的灵魂
我没有苏轼那一件宽大的衣裳
一双芒鞋宽松无号
这是多少号码芒鞋
它三公分高
坐着深浅不一的风雨和一片竹林
我的皮鞋比苏轼的亮
体面 打蜡 上油
我只是把一双芒鞋挂在嘴上
芒鞋与脚气无关
苏轼也掉下上一礼拜中国作家排行榜
以今晚镀银的晚间新闻为准
多少文人无耻地把苏轼叼在嘴
一片青瓦卧在白霜里默不作声
一颗星子敲落着一块青泥的肌肤
片刻之间
青烟升起 青烟垂落
瓦感触方言在流动 承载那些刚刚撩起的鸡啼
卧着 它在秋夜深霜里卧着
在一卷回忆录里 瓦高耸着领子和脊背
白的上面还是白 如一层旧志苍白的面孔
霜落的细声轻若滑漏下的碎屑鼠迹
里面尽是用遗忘的词汇配置的砒霜
默默承受着时光的发酵 承受着檐草的不安
不移半步的立场并非表明自己不远游的态度
做梦 里面乡愁的密度也插不下最瘦的那个单词
声音全部凝固成青瓦 密密麻麻 铺向更空的空
一本诗集有如一头小兽
一滴露珠被上帝放在子夜
本来应由一片绿叶来取下 诗神提前一步把灵
感带走
集中在掌心 那里储有颤抖
有遗忘的巢 有你轻微的叹息
如果它在夕阳来临前干涸
一定被一方嗜蜜的小嘴轻轻噬去
头上还簪一枝未开的花 自林野而来
小小的喘息响自大山的背后 看到了
兽的跫音正破开那一颗露珠
我心中的一方辽阔的荷塘
一方荷塘 花瓣燃烧 象征一盆炉火
一方干净的荷塘从来不需要任何文字雕饰
每一张荷叶都在复印着一方海洋
一方荷塘开满红花 白花
一方平坦的夜空 挂满露水一样的星光
荷有耐心 在水底的星空上呼吸 生活
沉住气 它们在雕刻精致的花纹和时光
荷的喧哗是对一个夏天的热爱
在荷的身体里我听到河流的高度
虹一样四射
采折和践踏 藐视和赞誉
荷花似乎从不考虑这些露珠以外的琐事
荷只管把一个个淤泥般的黑夜举起来
划一根蓓蕾般火柴 一一点亮
此时在一尺深的纸上 我正埋下一方辽阔的荷塘
海 骨
海的骨头立起来了
在太行山上
大海在退 松林上升
树梢把鸟鸣举向高处
举向高处的浪
树叶把红果举向高处
鸟鸣的高度拥有了自己的海拔
那些山 那些山 那些山
镶满贝壳的山
镶满海藻的山
它思念十二亿年前刚刚擦肩而去的波浪
冯杰 中国当代诗人、作家、画家。河南滑县人,1964年生于长垣,现居郑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有诗集《一窗晚雪》《布鞋上的海》《中原抒情诗》《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在西瓜里跳舞》,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马厩的午夜》《泥花散帖》《一个人的私家菜》《田园诗》《捻字为香》,儿童小说集《少年放蜂记》《飞翔的恐龙蛋》《冬天里的童话》等多部作品。先后获过《诗刊》全国诗赛第一名、世界华文诗大奖临工杯第一名、台湾《蓝星》屈原诗奖、台湾现代儿童文学奖、《联合报》新诗奖、台湾《中华日报》梁实秋散文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河南省人民政府优秀文学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文学奖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