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上午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  讯
更多>>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1月18~19日在郑州隆重召开详情>>
    
欢迎订阅《河南诗人》诗刊 11-30
刘震云当选河南省文联主席 11-21
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 11-20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第.. 11-7
“首届国际青春诗会——.. 10-22
马龙闪散文集《黑白杂俎.. 10-22
邢建设诗集《淡菊如烟》.. 10-22
陈讲一主编《古典听风杯.. 10-22
 
        诗 广 告
更多>>

 
         在线阅读

史河之秋(组章)

史河之秋(组章)

◎ 胡亚才

立 秋

  一声紧过一声的虫鸣,一声压过一声喘息的颤栗,鼓动耳膜,撞击心口。

  我们听到了什么?

  寂静,与其说是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的距离,倒不如说是一棵玉米与另一棵玉米,一穗水稻与另一穗水稻的关系。毕竟不是莺飞草长的季节,虽然玉米与水稻茂盛的举动打动了辽阔的天空,四处里的虫子却开始了从未有过的清醒,对泥土与空气的温度异常敏感,让它们怀抱着八月的谷香,穿过低矮的农谚,早早地,就把淡淡的忧伤和微疼的心事鸣唱给真实的生活。

  立秋。酷暑中的这声提醒,该使日子沉实安稳许多。

  从这天起,热与凉开始了区别。在过去的热与热之间,只有一个沉默的逗号,在热与凉之间,却是一个富有张力的动词,是一枚蜷曲姿势的叶子,注视着汗水的流向,注视着农事的归宿。目光所及之处,既有司空见惯的物,更有异曲同工的事。田野密实,似乎很难找到思想的地方。

  推开秋窗,滚烫火热的背景下,一枚叶子落下来,落在话语间,一枚叶子飘下来,飘进行走的途中,又一枚叶子飞下来,飞入刚刚被虫子打开的心思里。如今,一枚叶子就像一根羽毛,在风里翻飞着滑落下来,没有人在乎一根羽毛的飘落,因为没有人愿意去理解一只鸟的痛苦,就像没有人去了解一棵树的前世今生一样。只有在期待的高度,一枚叶子的燃烧,划破灵魂和想象,继而打开记忆,打开苍茫的章节,含义深刻起来的风才能吹起,才能吹将过来。

  夏并未戛然而止,但至少从今天,开始了另一种过程,也许有一些伤感,也许有一点喜悦,所要经历的或悲或喜是无人知晓的,它似乎蜷在一枚叶子里,让人们什么也看不到。但倘能应着秋虫的提醒,站在秋天的枝头,那一定能抚摸到灯火般的疼痛,并能从心底开始,对万事万物充满期待。

  不能关上窗子,不能隔断虫子的哪怕凄婉的叫声。为了不让所有的风景擦肩而过,最好是在风清气爽处扪心自问,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否忍受无法形容的寂静,能否知热知凉,知进知退,知取知舍,以便抵达比远方还远的未来。

  其实,立秋,是一个丰满而冷静的女人,深夜,无事的时候,她总能像虫子一样,传达出千种响动……

 

处 暑

  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曾在这处暑的动乱之夜,点燃起火把,将愤怒烧向青春。史河岸边的村庄陷入精神饱满的稻穗的重重包围。而今,当玉米叶蒸发着喜悦,我们仍能感受到稻穗与玉米之上的苍穹那灼人的目光,仍能感受到稻穗与玉米之下的面孔,以及纷至沓来的那些遗忘的气质。

  的确,无论在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中,还是在真真切切的现实里,在我们的成长中,没有悲哀的声音,只有二胡的微光与笛子的痕迹。

  炎热酷暑正在东躲西藏,远离史河的现状,似乎已在我们周围转换、退潮。一切都行将结束。事关热烈、欲望、期盼及挣扎。这绝非一场孤独的内心事件。我几乎每年都要重复这样的纠结:太阳之下,并无新意。可事实是,那些转世轮回的风物,大智若愚,一直蜗居在我的内心深处,异常茂盛茁壮。随着一些熟悉或陌生的人和事,从不同的方向走来,那些纠结的心绪又已灰飞烟灭。

  理不清这个世界,理不清过程,有时,甚至理不清自己的视线。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判断,我们所看到的每样事物,距离其它每样事物究竟是远还是近。

  我真实的想法是,在秋风抵达的前夜,炎热,能够面对星空再梳理一下心情,然后转身离去,渐行渐远。最好是,既不要戛然而止,也不要十八里相送。

 

白 露

  什么也没有发生。早晨,草木上已有了露水,细小而清凉,清澈而明亮。打开门,天空如水洗一般,目光也干净许多。

  多么好听的两个字,白露,像是一个女人,一个气质不凡的女人的名字,一张散发淡香的名片,一场生动的一生都无法忘却的邂逅,一次细雨无法洗净的过程。

  走在白露的影子里,整个秋天,是那样的清爽,那样的安宁,整个史河两岸,是那样丰衣足食。

  无法为白露画出一幅画,也无法为白露谱出一支曲子,甚至也不能为白露描绘出一副模样。但是,读出这两个字,她便跃然于纸上,叫出这两个字,她便鲜亮在眼前,栩栩如生。

  无缘无故,像爱情一样。很多时候,却又像爱情一样美妙而充满动人的理由,充满无尽的含义与隐喻……

  这里有没有故事?徜若有,这该是在秋风渐起的故事。在景象渐深中,思想之藤,延伸着丰收的须条和情欲的枝蔓,屋外的虫鸣,墙上的猫叫,谁家婴儿的啼哭,都能煽动起丰富想象的勇气。在史河风情的纵容下,编织着故事,演绎着情节,摹拟曾经抑或进行时的生动……

  白露,楚楚动人……

  一滴露珠牵引出一条幽径,野兔出没,长尾雉起起落落,似一张古人早已摊开的灰黄宣纸,意象丛生,留一方空白,只待画龙点睛。

  只有曲折的岸,没有弯弯的桥,谁家少女,在史河岸边,坐在丰收的景象里,用温润的木槌,不紧不慢地捶打着风和日丽的时光……

 

秋 分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天短了。

  在秋分的大地上仰望寥廓的天空,宁静无边。站在史河岸边,总能看见走动的白云,无声而从容涉过了河水,飘过了肥沃的田野。乡村不善言辞,人们远不伟岸。看银杏树、看灌木丛,看田野里稻茬上新发的嫩叶,还有匍匐的青草,它们高高低低迥然相异的命运。落在它们身上的夕阳开始有了些许的缭乱,只有那些零落的小屋以及那些环绕在小屋四周的篱笆倒显得安祥、淡定与恬适。

  流水不腐,流水莞尔,史河水在浓郁的稻香中出嫁远方,一路上,目光掠过大地,尽揽五谷丰登。

  蛐蛐在最偏僻的角落里鸣唱,以嘴上的火焰点燃了一大片黑暗。谁家啼哭的婴儿,亲切了这个昼夜平分时刻。很多人需要暂时安静下来,把头伸出窗外,那些泻落的月光,好比湿软的手掌。

  从未有过的平衡与充实。尽管鸟儿成群结队,消失在视线的尽头,曾几时,动摇了大地上一切有可能的张望,但我能从中取出安宁,把秋天,甚至夏天甚至春天的浮尘擦亮。有的是时日,面对愈发伸长的夜晚,我们能够穿越平静的内心和不平静的世界,彻透黑暗中的生活。

  太阳愿意光芒就是光芒,夜晚愿意苍茫便是苍茫。多少回,此消彼长。本来,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收留的收留,该放逐的放逐。

  我喜欢这样,喜欢白昼的躯体、叶片、色泽和味道,也喜欢夜晚的包容、丰富、感觉和悦耳的欢叫。总之,我喜欢时光在史河两岸的任何一种姿势。

 

寒 露

  露水已经生成,注定有许多事物都要老去,注定有许多事物甘于沉寂,也注定有许多事物从此开始滋生。

  露气渐显寒冷。眼望着绵雨甚频中的史河两岸朝朝暮暮、溟溟霏霏,灵魂渐渐沉重。有声有色的沧桑,让沧桑惯的人,不敢随意叹息。借一杯酒的烈度,点燃有些灰暗的心理,再慢慢品味杯底的余温,举杯之前,也许,酒是水,没有叹息的日子,酒慢慢地纯粹。

  人在气中,气在人中。

  雾,从柔软的乡间涌来,如此汹涌,轰响着苍茫而疲惫的笑声。这又有什么呢?从那一块块翻耕好的土地中掬一捧朴素的目光,就足以坚定头顶那片天空。忘掉那些花开花落,忘掉那些青涩,甚或刻骨铭心的经历,不急促,也不放弃,对以后的期待有着清晰的隐忍。烦恼与喜悦,痛苦与悲伤,名与利,情与爱,皆有亦皆无,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这个由凉到冷的黄昏,那枚站在风中的红叶莫名地颤抖,然后,静静地穿透记忆,缤纷地飘落,时光格外透彻。站在窗前,站在与寒冷一墙之隔的地方,感到另一种事物轻微的波动。寒露的光芒从脚边开始照耀,从这一端,沿着沉默树干的一丝纹路,故事要么重新开始辉煌,要么重新开始破碎。事物的结果在经历了一路跋涉的过程之后,往往就是这么简单:一起出发的那么多,失散的却很少。

  哦,途中的那些吟唱,曾经诉说过多少秘密。唯有村庄,在新鲜的月光下渐渐变老……

  离别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就生出许多许多相思与渴望。其实,真的不能忽略这弯曲而绵长的暗示。路途的长短并无大碍,唯有轻松自在的距离,唯有思想的远近。

  叶上的露水轻轻地往下滴,水边的小鱼轻轻地游来游去,村头的乡亲轻轻地微笑,夕阳轻轻地落下,炊烟轻轻地升起……寒露时的景象,使人获得了感动,并总是见缝插针分享感动。

  没有感动就没有心灵的激荡与活力,荒芜中,还怎能向冬天出发?

  继续行走吧,继续将史河两岸的旷野翻阅,像一粒种子,踩着犁铧的脚印,穿过风霜雨雪,穿过坚硬的冻土地带,走成花朵,走成粮食……

 

霜 降

  谁的一声叹息刚爬上苍茫的阶梯,前不久还喧闹的田野便沉默寡言了。

  树木的枝叶已经稀疏。史河一泓秋水,仿佛落入许多人的思想,朝云暮雾,肃穆的寂静中,心灵的钟声由远及近,倾听,成为许多人不由自主的选择。勿须哪位人物,即便是秋日里史河岸边的一株芦苇也若有所思,摇曳于岁月的风里,不知不觉地在霜降中白了头。

  天籁般的钟声,卷动了清凉而通透的霜降之时。倾听,对于一个需要只身应对沧桑的人,是一条通道。倾听什么?钟声过后,大地的内部迅即传来生命早期的喘息。

  霜前霜后,史河两岸交替着两个节气的味道。月光已经映不出自己本来的模样,可是,我还会走进月光,尽管清冷铺满窗外,我仍将仰望天空,告别,抑或缅怀。

  如果想简单的思想,我可以直奔沧桑,那样,周遭的情景被梦境重复,目光所及之处是荆棘之影以及身单力薄的遗忘。

  该怎样思想?该高过霜降,高过河水,高过树林,高过村庄,高过落日,高过空旷的生涯,至少,对于我,该高过我闪闪发亮的额头……

  当一条河连着一条河,流淌着的,何止是那汪大水?当一片天空牵动另一片天空,飘移着的,何止是那朵白云?当一块田地挽着一块田地,铺展着的,又何止是那些庄稼?

  怀揣着对苍凉的敬重,我开始积蓄起心事、意绪、想象与虔诚。

胡亚才 回族,河南固始人,中国作协会员。发表文学作品逾200万字。著有诗集《一切如我们的虚拟》《我的城》,散文集《春天的角度》《另一种存在》,小说集《真实的夜晚》等多部作品。散文作品进入“中国散文排行榜”;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散文》《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年度选本。散文集《另一种存在》获得首届“河南省杜甫文学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