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青诗选(5首)
王绶青诗选(5首) ◎ 王绶青
琴岛之夜
夜,万籁无声。 岛子静得出奇, 依偎着大海, 进入另一种意境。
对岸,九澳岛,灯火通明, 人影,车影,街影,历历在目; 这岸,横琴岛,弦歌正浓, 撩拨着那岸人的心灵……
船只分流,井然有序, 各回各的港湾; 鱼儿,以海为家, 不管这岸那岸, 依然游得从从容容。 人,毕竟懂得规章, 人夜,各回各的门庭。 他窗向西, 我窗向东。 他的灯烛映着我的书案, 我的灯烛照着他的窗棂。 一种相思, 两处幽梦……
一梦梦了百年, 几番梦中哭醒。 两处泪水汇入一个海峡, 依然是冷月拍打着潮声……
这海峡不宽,最窄处仅250米, 却咫尺天涯; 这海峡不深,潮退时可以蹚过去, 虽鸡犬相闻, 却难以逾越历史留下的 天堑地坑!
夜,万籁无声。 他窗向西, 我窗向东。 心灵对着心声, 涛声叠着涛声。 隔海相守相望相思, 纵也是梦, 横也是梦, 夜夜梦境相同。 你梦飘来, 我梦飘去, 夜夜月照帘笼……
盼的是:那一声圆月的鸡鸣, 盼的是:那一响圆梦的钟声……
1998年春,写于珠海。
九洲岛
百岛星罗棋布, 我来珠海采珠。 九洲洋上九洲岛, 天一隅, 海一角, 天风海韵伴我游。
云帆摇曳过海市, 船踏浪阶上层楼。 山路弯弯, 左旋右旋; 山洞幽幽, 深入浅出; 花间枝隙, 鸟儿啁啾。 空气淳似一坛老酒!
更爱海滩沙渚逗留。 拣贝壳, 掏海蟹, 垂钓钩。 童趣横生, 坐地巡天, 指点帆影数海鸥…… 一粒金沙, 一座昆仑; 一只珠贝, 一片宇宙!
哇,潮来也! 衫儿也湿, 鞋儿也透, 心儿醉了, 险些被浪花偷走! 晚霞烧山, 林间也炊, 蹦了满地鱼虾, 熟了一海星斗!
1997年秋,于珠海。
牡丹辞 ——献给“牡丹诗会”
我是牡丹, 有骨有魂的牡丹。 我原是瑶姬仙子的泪珠, 变成奇花,开遍洛浦邙山! 不招蜂蝶翩翩, 不争花王桂冠; 为医人间疾病,献出 一丛丛香的喷泉、爱的火焰! 我有我的操守, 岂能媚上邀宠? 因抗女皇旨令, 谪出后宫御苑, 欣欣然,重返自由民间! 民间是百花的摇篮, 民间有纯真的情感, 民间有不老的春光, 民间有共鸣的琴弦…… 我属于众百姓, 不属于武则天!
我是牡丹, 富丽堂皇的牡丹。 我不是含羞草,从不羞羞惭惭, 更无须“犹抱琵琶半遮面”。 既然,怕富的岁月已经逝去, 既然,爱美的时代已经开端, 我就更大方,更坦然…… 要开,就开它个天丰地满; 要富,就富它个金山银川。 要美,就美它个倾城倾国; 要香,就香它个云馨雾甜。 要爱,就爱它个花好月圆! 也许有人嫉妒, 嫉妒我美得冒尖,富得冒尖。 美,是文明的姐妹, 富,是时代的召唤! 我骄傲, 为我炎黄,为我河山!
我是牡丹, 国色天香的牡丹。 我和诗相依为命 ——如山水相恋、星月相伴。 花与诗,同时春的骄子, 美的特产。 花潮、诗潮推波助澜, 正扑向沙漠、秃岭、荒滩, 扑向十亿心灵的花坛…… 今日兴会无前。诗人们 驾着激情的方舟, 扬着真善美的风帆, 给我以新的意象、新的通感! 愿人间四季都是花期, 原祖国年年都是诗年。 愿人们爱诗, 胜过爱花、爱我; 我于九朝古都, 向中国诗人挑战!
1983年4月25日,于洛阳。
手摸着中南海的红墙
我来自北极光闪现的边疆, 如今漫步在祖国的心脏。 听鸽哨、汽笛编唱赞歌, 看龙的英姿,星的彩图, 辉映在一条条长街、一方方广场! 傍晚,我走过火树银花的天安门, 径直走向中南海。轻轻地,轻轻地, 手摸着中南海的红墙。
手摸着中南海的红墙, 千百句祝福的话语化作喜泪一汪。 我激动,但并不紧张; 我兴奋却没有放声歌唱。 我知道一颗伟大的心灵正在工作, 怕打扰他构思新的诗章…… ——人说十指紧连着心啊, 我双手把心哟,捧贴到墙上!
手摸着中南海的红墙, 节日的北京哟,多么香! 且让我闭起眼来,双脚立定 将最大的幸福尽情储藏…… “啊!该回去啦。明天游行去, 还要赶制鲜花一束、彩旗一张!” 抬头望:好一个众星捧月的秋夜哟, 啃北极星正跳在中南海的当央!
1959年国庆前夕,于北京。
太行秋
离别太行久, 呼山唤水喜重游。 一笔朝霞点金秋!
一
多熟悉的山哟, 多亲切的沟, 一草一木记恩仇。 太行石, 经过八年烽火炼, 如今摸着仍烫手; 太行水, 洗过八路兵和马, 一滴一颗相思豆; 太行人 日月铸就肝与胆, 肝汁胆液绘春秋; 甘泼一腔血, 冲洗人间假恶丑!
二
忆当年,这穷山沟, 山草不肥果不稠。 百家衣,千户粥, 养得革命兵马壮, 改天换地显身手! 革命越壮你越瘦啊, 越瘦越见你金骨头。 天有多长你多长 地有多久你多久!
三
爱山爱水爱太行, 爱春爱夏更爱秋; 爱人爱的真善美, 真善美为我所追求! 太行人, 愚公后。 朴朴实实像泥土, 憨憨厚厚像石头。 这家邀啊,那家留, 村村有我亲骨肉! 眼海涌的致富泪, 心田泛的扶贫忧; 酸甜苦辣——一杯酒, 两洋潮水汇心头, 我张口闭口嚼恩仇!
情难禁啊,意难收。 秋月照我无眠夜, 灯花相伴众星斗, 挥笔写下“太行秋”!
1985年秋于修武云台山; 1986年10月,三改于新乡。
王绶青,原名王尔玺,笔名辛梓。当代诗人,书法家,国家一级作家。1936年生于河南卫辉。196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历任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师,汲县创作组组长,卫辉政协副主席,新乡地区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星》杂志、《莽原》杂志主编,河南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协顾问、河南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写诗为主兼及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并功研书法。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叙事长诗《斗天图》(合作),诗集《天涯采英》、《天野海郊集》、《天风海韵》、《天高地广集》和《王绶青诗选》等。诗歌《啊,大地》获1981年河南省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中国第一山》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征文大奖赛二等奖,《重访红旗渠》、《黄河宴》分别获全国首届、第三届新田园诗大赛一等奖,《天野海郊集》获河南省第二届文艺作品优秀成果奖。诗作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等数十种选本及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曾获多种奖项并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大展,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收藏,并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