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占春诗选(6首)

耿占春诗选(6首)
◎ 耿占春
在午后,断续地
我从午后醒来,紧挨着万物的寂静 试探着此刻,是否依旧可以纠正 一个错误:人可以不朽,不是么 在午后,断续地
一次次醒来,一次次试图纠正 一个人将消失?数不清的逝者 造成了午后的寂静。为什么 断续地。在午后两点种
我已经这样问了二十年,或三十年 我已无数次试图纠正造物的荒谬 疏忽。夏日或秋日。在午后 两点钟。寂静漫过
炎热或凉爽的午后,经过了无数回 我伏在此刻的试探依旧毫不 奏效。在醒与梦的当口,依旧 显得慌乱,以致错过了仁慈 紧挨着事物的寂静。挣扎。没有 发出声音。想起我爱的人的命运 爱他们。仿佛就是那看不见的 给予我的怜悯
在午后,断续地,我听见 米米和德安,他们的说话声 断续地。我听见。午后的一片 安静,哗哗响,在窗外荷塘上
箴言:十三行
谁在最终完成的,保留着最初的 谁在为罪恶寻找借口,谁在用最初的 作为最终的辩解。开端和终结,并不适合我们 谁在布置一个诱捕的圈套,为恶果寻找一个良因 谁在因为罪恶是不可思议的,就寻找不可思议的借
口 谁在被不可思议所迷住,谁在牺牲品中寻找神秘的
天意 像一个疯乞丐,在贫民窟的垃圾堆里寻找财产 谁在一扇永远关闭的门外喊,“芝麻,芝麻” 或许他真的就能够打开。谁在用模棱两可的智慧 去打发受害人的痛苦。谁在把魔鬼打扮成天真的 谁在给罪恶打造一副智慧的面具,谁在鄙视 为过渡地带活着的人们。但仍然要赞美他 谁在最终完成的,保留着那最初的,为那个人哭泣
献词:天命之年
夫子说: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我想过如何去完成这卑微的天命 一个团伙的成功已令所有人倍感失败 青年时代为之生存的信念为之熬过的长夜 是否就要付诸没有心肝的快乐 谎言已成制度与铁律。一个人的真诚 必然失去信用。就像一个人的善 必成笑谈。满纸荒唐言构成铁幕的两边 看似既无须揭穿也不能捅破。在一代 又一代人之间,成为难以清算的债务 或许死亡才能摆脱这耻辱 或许它将被带往地狱,既已活见鬼 应该不再惧怕死神的统治。想着我卑微的 天命里难解的秘密,既无才补天,也不能 成一顽石,还要怎样才能继续忍受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更待何时终得见 干净茫茫大地?在阳台上,看见两个姑娘 在傍晚椰树明澈的影子里闪现,她们的洁净 令我怦然心动。她们身后的光线 也如来自另一世界。我不谴责 这不合乎礼仪的欲望,天命之年 它在我的心中保留了尘世的丝丝温暖
一个故事
两个狱卒进入牢房提审犯人 那人正往墙壁上涂鸦 他画一列火车穿越山洞 转身说:稍等,我看看 我的火车里有没有画上座位 狱卒相视而乐:看来还有病 他变小了,从画的隧道内 远去的火车冒出一团烟雾 这个故事我要再讲一次 此刻我正写,在电脑的荧光屏上 这首诗里我要叙述被现实 否定的愿望。虚构的空间 减轻压力。时间是我的牢房 让我像个年轻的囚犯那样呼吸 让它告诉你我的逃亡路线 并且如何再次避免现实的提审
当一个人老了
当一个人老了,才发现 他是自己的赝品。他模仿了 一个镜中人
而镜子正在模糊,镜中人慢慢 消失在白内障的雾里 当一个人老了,才看清雾
在走过的路上弥漫 那里常常走出一个孩子 挎着书包,眼睛明亮
他从翻开的书里只读自己 其他人都是他镜中的自我 在过他将来的生活 现在隔着雾,他已无法阅读 当一个人老了,才发现 他的自我还没诞生
这样他就不知道他将作为谁 愉快地感知:生命并不独特 死也是一个假象
喀什老城
土城的老街巷,过去的岁月 深入迂回,在清真小寺门口完成 时间的循环。依偎家门的孩子 他们的眼底流淌着小溪,碧玉闪闪 小小寺院上空的弯月、雪山和青杨 你看见过长大的孩子眼中的玉 变成了石头,礼品与信物 变成武器准备投向他的敌人 锋利或是浑浊,眼神在伤害中改变 小小寺院上空的弯月、雪山和青杨 直到暮色从眼底升起,神会再次 光临他的眼睛。每个维吾尔老人 都像玉一样坚实而温润,年复一年 诵经声和木卡姆的福乐智慧洗涤了 小小寺院上空的弯月、雪山和青杨 喀什城东面塔克拉玛干沙漠 北面天山,西面帕米尔高原 南面喀喇昆仑。喀什噶尔 是一块墨玉,在维族老人的眼中 小小寺院上空的弯月、雪山和青杨
耿占春,当代著名评论家、诗人。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柘城。1982年初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学研究、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著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话语和回忆之乡》、《叙事美学》、《在道德与美学之间》、《沙上的卜辞》、《时间的土壤》等。《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