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子诗选(8首)

森子诗选(8首)
◎ 森 子
呼 兰
一盒火柴,就能让我想起呼兰 它的名字带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从康金井乘火车去哈尔滨 我多次途径县城,却没有到城里转悠 因此,它的模样就像受潮的火柴杆 擦不出记忆的火花。只有一次 在梦里,我冒冒失失地抵达过县城 一个卖冻梨的老汉对我说 “这就是呼兰,不信你冲河水喊两嗓子 它会冒出蓝烟。”我捧着冻梨直打冷战 手脚麻木,满嘴哈气往外冒 小时候,吃冻梨先用凉水拔一下 等梨皮脱掉一层透明的玉衣 再下口。呼兰不会长得像冻梨吧 萧红姐姐、萧红阿姨、萧红奶奶 不会像梨皮一样难看。长岛在电话里 跟我说,他去过萧红故居 看了呼兰河,可我却不能跟他谈论 有关呼兰的轶事,我用钢笔把它写进 祖籍一栏。我确实沾了点萧红的光,因此 有些脸红,本来嘛,我的脸就像黑土地 一样黑里透红,并影响到了女儿 两年前,我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 “当长长的暗夜,威逼一个少年 成熟、衰老的时候,我掏出一根 火柴,划亮整个县城,她的女儿萧红 用一双审视的眼睛望着我。” 除此之外,我还能对呼兰说些什么呢
云 雀
下午,一人到村北的玉米地拾柴 阳光灿灿,将玉米秆照射得金黄 头顶秋云悸动,如演草本乱飞 不大一会儿工夫,一捆柴 蓬蓬勃勃壮大,我用麻绳使劲 杀紧它的粗腰,叫它变成古代仕女
头顶的汗珠流入眼角,蜇得眼睛 发涩,涌出更多的泪水,用脏手 越揉越面目全非,好嘛,成了花脸 没人让我来拾柴,我是自愿的,平时 看到人家从地里背回一大捆柴,我的 心就痒痒,今天是偷偷跑出来
想着自己背一大捆柴回家 母亲定会非常高兴。下蹲,将绳扣 套进左右臂,"一二三"起身,竟没站起来 喘口气,深呼吸,再起,又失败 身体随柴秆的重量后仰,整个 天空像醉汉摇晃了几下,差点落下来
这时,我听到了云雀的歌声 比花腔女高音还要动听,一连串音符 火辣辣灌入胸腔,歌词大意是: "小伙子,别气馁,攒足力气,挺起来!" 我如同吃了兴奋剂,一骨碌爬起 抬头再去找云雀,只有茫茫云影
2000.9.14
一代人
小时候,能看见很高很粗的烟囱 那就是幸福。 那些蒸煮太阳的岁月, 勃起的烟柱,射精的公社的马, 反复踩踏我们的耳鼓。 作为高大全下破土的一代, 一块红砖就是立场, 垫高我们的阶级觉悟。
当我们坐进土坯教室, 面部紧张,小腿活泼, 懵懂书本上的一切,我们才知道, 烟囱对天空所说的全是屁话。 但幸福感犹在, 庆幸我们没有成为一代暴徒。
1990.4
后现代说明书
1 消声器
听不到任何音响, 顶多看到上下开合的嘴巴, 一幕幕牙齿剧。
2 过滤器
它能滤掉有害的音质或物质, 攒下筛选过的金粉, 涂抹和谐的图案和悦耳的政治。
3 曝光器
小心妥善使用, 它可以泄私愤和公愤, 最好是在带卫生间的卧室。
4 想象力处理器
可以处理一切。 一切都被处理过了。 它是一台让人放心的仪器。
5 耳塞
想起它的时候, 耳朵里就不止一个了, 不信,你掏掏看。 有些你永远也掏不出来, 已经长成肉瘤。
, , , 6 预设系统
能够预先编辑你的喜悦, 就能预先编辑你的愤怒, 都在控制的范围内。 偶然性万分之一, 并且还能补救。 绝望吧,正是它的希望, 但它一般不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 它差不多满足了你所有的好奇心, 同情心以及良知、责任、呐喊 派生的诸种诉求。 当你感觉你已经筋疲力尽了, 它仍留有余地。
7 失语器
不发表意见是好同志, 让你发火你果然发火了, 你果然是好机器。 不知道如何表述, 那是机器碰到了墙壁。
8 善后处理器
你可能想到了, 但在你想到之前,它就已经做到了。 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时差不一样,善后 其实是整个系统运转的第一步。
9 感恩放大器
这项发明遍地都是…… 所以也拿不到专利。
10 正义回收器
爱和愤怒让我们更团结, 这是进步。 我们什么时候后退过?
11 同步思考器
看看编号和出厂日期, 我们是一家人,睡在同一车床。 回忆的步伐也大体一致, 反应了这个时代的气候和经济。
12 游戏跟踪回馈系统
猫喜欢研究鼠洞, 不等于说它喜欢暗物质, 它也不是研究黑洞的专家。 因此,奖励它一台 大众牌越野车太过分了。
2007.6.21-12.21
废灯泡
灯丝断了 它从光明的位置退休 最后一眨眼解除高烧 回到寒冷而透明的废品博物馆 我记得孩子是怎样处理废灯泡的 “啪”的一声 听个响儿 如此悲壮 除此之外 灯还有什么用 象征 对 模仿 对 它是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太阳模型 它饱满的真空形成小宇宙 发明家爱迪生对它情有独钟 光和玻璃是乌托邦的建筑 在每一个家庭的理想国里 人只是一个快乐的囚徒 灯泡废弃的大脑依然可爱 对一只废灯泡执行死刑是必然的 就像我们不断埋葬昨天的理想 还会有别的光线照进肉体的角落 还会有灯的嫡孙守着空缺 两年前 城里的灯泡厂关闭了 厂区地皮卖给房地产开发商 生产线上的女工被安置到医药商店 调侃的人也许会说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药 不是光
3月8日登山
小径朴拙似由魏碑誊写, 你走得仔细,不然脚趾就会出头。 偶有年轮盘坐木桩, 一圈圈叙事延展, 锯痕错落,仍能感觉余痛。 坐望崎岖丛生一般杂念, 荒草匍匐,过火处, 褒扬几许春芽。 山雀临枝列举繁复的手法, 局部紊乱,均有出处。 只一灵机,鸟儿不知去向。 余望,守空,一些皴法写意山势, 人声随墨点震荡, “嘭”——解除重压。
山间插话,李庄。老妇。 房舍四五间,无电,拨煤油灯。 冬天不冷,习惯已一生,不想下山, 只等儿孙上来。闲来摆摊, 赚个油盐,比没事好过。 问庙,答复:山神。 再坐,陪陪皂荚,陪陪石磙, 陪陪前无古人的垃圾。 无话,方知已在山色中, 纯净水瓶提醒新时代。 归来,山顶已复平, 奇崛在肌理,紧张,细微处看虚汗。 感冒乘山势而下,不可挡……
传奇诗
鹰在那里, 就是欠缺感始终存留, 充血的瞳孔提取不安的钻石。
鹰没有遗产,出租目光的珠宝店 只培养近视。 在与悬崖的租赁关系中, 鹰总是备受折腾的一方。
鹰不在这里混日子, 其中的原油有待开采。 向下的追问一开始,大地不得不接受 锥心的穿刺。
你低头走在脚趾上, 像C,却没有C音高。 鹰早该解雇这种处于饥饿和无政府状态的 传奇诗。
林 家
林家村以我家族的姓氏命名 父亲说早先还叫过林家窝棚 文革时改名红旗,没竖多久 就倒了,习惯战胜了 见异思迁的热情
我看见与我同姓的地主的儿子 天天到各家各户挑大粪 开忆苦思甜大会时,他低着头 立在板凳上一声不吭,没脾气 对人毕恭毕敬,村民说他 心里有一本变天账。但批判 并不激烈,除了说吃就是说穿 有点像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
最让人激动的还是游大街 给地主、右派、小偷、破鞋 脖子上挂一块牌子,头上糊一顶 纸帽,煞是好看,年轻人 鸣锣开道,像是过愚人节或 动物狂欢节,除了过年 乡村没啥节日,13岁 我离开林家,再没回去过
2000.9.10
森 子 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现居河南平顶山。有大量诗作、评论在《诗刊》、《人民文学》、《十月》、《诗探索》、《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当代先锋诗30年1979-2009谱系与典藏》等几十种中外诗歌选本。个人词条收入《中国当代新诗史》等。著有诗集《平顶山》、《闪电须知》、《采花盗》,散文集《若即若离》、《戴面具的杯子》等,与人主编《阵地》十卷、《阵地诗丛》等。获刘丽安诗歌奖。 |